原标题:《问天》向《天宫》出发
解放军新闻文昌7月24日电
在漆黑的黑暗中,文昌航天发射场液氧仓库亮了灯。 7月24日凌晨,天问实验室发射任务进入发射前准备程序,另一个“大国重器”将从这里飞向“天宫”。
全体科研人员严阵以待: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凝视着屏幕上的视频和数据; 气象专家甘思和同事正在为火箭发射寻找最佳“窗口”; 液氧补给系统指挥官朱凯祥给出了“开始大流量补给”的密码……
“这次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接战,意义重大,关联紧密,要求严格。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领导介绍。
“各期注意,30分钟准备! ”13点52分,廖国瑞的密码响彻发射场。
一路走来,许多科研人员和这个年轻的发射场一起成长。 根据“嫦娥”行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重大项目,文昌航天发射场成为航天员智力的舞台实现价值的沃土和报效祖国的平台。 一大批科研人员把人生轨道与太空轨道对接,把事业发展融入火箭腾飞,生动展现了航天报纸航天强国的时代风貌。
自航天强国建设的宏伟画卷,在世界面前缓缓建成——发射场以来,科学家们攻克了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中大型液体火箭并行测试发射等现实难题,形成了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的高密度发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国航天能力
“各期小心,一分钟就准备好! ’马上发射就要进入读秒的时刻了。
“五四三二一,点火! ”14时22分,烈火大作,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像一条巨龙,带着天问实验室在空中飞行。
在后续任务中,天问实验室与天天和核心模块前方端口对接,形成双室段“一”字型组合体,完成组合体测试小机械臂轨道验证大小机械臂组合操作验证等工作后,形成“L”字型组合体
1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