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公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历史新高,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约高1.11,是有记录以来的7个最热年份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比例仅为7.2%,与2018年的4.3%相比披露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披露率明显偏低。
图表:上市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情况
具体来看,上市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不完全。 目前a股上市公司以企业直排和购电间接排放信息披露为主,采购商品与服务上下游产业链以及销售产品使用过程等更广范围的碳排放信息披露较少。 2021年公开了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信息的338家a股上市公司中,公开了三类信息的只有31家,不到一成。 2018-2020年披露三类信息的上市公司均不到10家。
二是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披露缺乏连续性。 2018年以来连续4年公开信息的上市公司的比例为83%,2019年以来连续3年公开信息的上市公司的比例为82%,约2成的上市公司没有保持温室效应企业排放信息公开的连续性。
三是碳排放主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率明显偏低。 以公开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最多的2021年为例,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轧钢加工业的信用度为11.7%,有色金属冶炼和轧钢加工业化纤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业等行业的信用度不足10%
二是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主体缺乏披露动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不仅增加了直接披露成本,而且增加了信息披露后可能面临舆论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所带来的间接成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企业可能将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视为工作负担。
一是逐步推行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在制度层面,国外一些国家相继出台了强制披露规定。 澳大利亚《全国温室气体与能源报告法》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所有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生产及消费较大的家庭,必须向相关部门提交碳排放报告。 美国《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报告》规定,2010年以后,化石燃料和工业燃气供应商汽车和发动机制造商碳排放超过2.5万吨的企业必须向环保部提交碳排放报告,上市公司必须披露气候变化风险。 英国从2013年开始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二是让企业认识到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带来的收益。 具体体现金融机构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披露展示自身形象,提高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满足风险评估要求,有利于获得融资和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气候风险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排放成本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