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实践证明,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一是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不断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提高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2015年8月,中间价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增强。做市商参考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综合考虑外汇市场供求和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变化,提供中间价报价。2015年1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了一系列人民币汇率指数,引导市场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全面客观地看待人民币汇率。2016年2月,明确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2017年5月,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讨论提出,在“一篮子货币收盘价变化”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2020年10月,中间价报价行逐渐淡出,使用逆周期因子。一个清晰透明由市场主导的中间价形成机制一直沿用至今。
二是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有序扩大汇率浮动区间。2005年汇改后,中国人民银行顺势而为,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不断增强汇率弹性。2007年5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每日波动幅度从2007年的3%逐步扩大到目前的2%。
第三,建立和完善外汇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建立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制度,通过价格手段引导市场主体基于实际需求背景合理安排远期结售汇,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并建立健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使市场主体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付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2016年开始实施本外币一体化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动态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优化金融机构外汇资金使用。上述制度安排旨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相关参数可根据宏观审慎需要和外汇供求变化灵活调整。
四是促进外汇市场发展,建立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丰富外汇市场产品体系,扩大市场主体,推进市场对外开放,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的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市场参与者多元化的外汇需求更适合我
第一,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银行退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发挥价格信号作用的同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根据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平衡了国际收支,促进了内外平衡。
二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不断提高,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年化波动率保持在3%-4%左右,对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发挥了良好作用。在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全球通货膨胀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等多轮重大冲击考验中,人民币汇率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并回归均衡,有效发挥了对冲冲击的作用。
第三,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率的稳定不是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值上,而是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自2005年汇改至2022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上涨约20%45%和47%。同期,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上涨了49%和52%。202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与2021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明显小于同期美元指数的升值幅度;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大幅升值,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强势货币。
第四,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外汇市场基础更加牢固。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预期的管理和引导,预计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定。中间价在岸价离岸价“三位一体”,避免了汇率超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可交易货币超过40种,交易品种覆盖国际主流外汇交易产品。自2012年以来,交易量增长了两倍,2021年达到36.9万亿美元。市场抵御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银行间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衍生品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涵盖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期权等国际外汇市场基本产品体系,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各种汇率的套期保值需求,市场主体适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不断提高。2022年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的外汇风险规模达到75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外汇对冲比例较去年提高4.1个百分点至26%。
3.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有着坚实的基础。
疫情爆发后,中国率先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韧性不断增强。近期,中国经济总体上继续恢复发展态势,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物价保持基本稳定,贸易顺差保持较高水平。今年前8个月,贸易余额5605亿美元,同比增长57%。随着宏观政策效应的显现,经济基础将更加坚实,这是汇率平稳运行的最大基础。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配足po
从近几年的走势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与美元指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出现过美元升值,人民币走强的情况。前两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后,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汇率重回7元以下。市场供求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外汇市场能够实现自主平衡。必须认识到,在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汇率的点位是不确定的,双向波动是常态,不会出现“单边市”。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坚定不移地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充分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继续建设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