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六安,市区西湖水位下降,鱼不得不撤离到主湖区,但主湖区水位不深,吸引了不少市民来抓鱼。高峰时,数万人在此捕鱼。
虽然抓鱼的人很多,但是收获很大。擅长抓鱼的人,能抓到几十斤重的大鱼。即使不擅长抓鱼,也能摸到一两条小鱼上岸。
水位下降的时候鱼怎么办?
今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干旱。不仅长江干流水位下降,沿岸支流和湖泊水位也下降了。鄱阳湖已经提前进入低水位。
降低水位对当地生态影响很大。如果水位下降缓慢,鱼会逐渐撤离回主湖区,以免搁浅。
但是,无论是人工湖还是天然湖,湖底都不是平坦的,而是有很多坑洞。当水位下降时,一些鱼会被困在小水坑里。
水坑的水位会进一步下降。这个时候,呆在水坑里的鱼就会失去生命。只有退到深水区的鱼才能全身而退,而陷在水坑里的鱼却再也无法回到深水区。
往年5-9月是长江流域的汛期,各地水位都会上涨,给鱼类繁殖留下了充足的空间。10月份左右降雨量减少,就逐渐进入旱季。
进入枯水期后,水位虽然会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相对较慢,水位也会为越冬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
长江流域冬天没有冰,以鱼为食的候鸟会到这里觅食。在觅食的过程中,浅滩对于越冬候鸟来说非常重要,以鱼类为食的越冬候鸟会在浅滩觅食。随着水位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浅滩露出水面,鸟类获得了足够的食物。
河床不断裸露的同时,藏在淤泥里的种子会慢慢发芽,使湖区成为草原,其中以植物嫩茎叶为食的豆雁会有源源不断的食物。
如今,无论是安徽六安的城西湖,还是候鸟天堂鄱阳湖,都已提前进入枯水期,甚至部分河流断流,水库干涸,对当地生态造成极大影响。
鱼没有等到越冬的候鸟,要么搁浅死亡,要么被带走。当越冬候鸟到达时,它们可能会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湖区的植物提前发芽,当越冬候鸟到来时,这些植物会变老,不适合饲养,也会影响鸟类的生长。
更重要的是,水库干涸后,鱼也会死去,鱼子酱的生命力也就没那么顽强了。基本上,当水库干涸时,鱼将很难存活。
然而,单一年份的干旱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有限的。等到下一个汛期到来的时候,河流湖泊重新连接起来,其他水系的鱼类就可以来到这里,鱼类又会在这里繁衍生息。
更何况人类每年都举行增殖放生活动,生态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另外,暂时不排除湖中人工养鱼的可能。湖区养鱼不能进行网箱养鱼,因为网箱养鱼需要投喂,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而投放清水鱼苗,鱼类以湖中藻类为食,可以有效防止水华爆发,改善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禁渔期后还可以通过捕捞增加收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