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也给自己过了一个“双十一”。
同样是降价促销,马云和马斯克的喜怒哀乐不尽相同。
毕竟大家都知道双十一哪天开售,车主们也无法计算特斯拉什么时候降价。
不到一个月,还暴力降价,直接激化了矛盾,马斯克的手操作大概有点急:
毕竟销量没有达到预期,股价一路下跌。
最新财报显示,特斯拉Q3交付汽车34.4万辆,同比增长42.5%,比市场预期少2万辆。
经济学上有一个简单的理论,商品价格是供求关系的结果。简而言之,涨价是因为供不应求,降价是因为供过于求。以前一路涨价,原材料只是借口,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现在降价也是如此。
而这也是马斯克如此焦虑的原因。现在特斯拉供大于求。
今年Q3销量为34.4万辆,而最新的特斯拉年产能为146.4万辆,季度产能约为36.6万辆。
更关键的铁证其实在特斯拉的财报里。
根据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特斯拉的客户存款下降了8.4%,这是特斯拉历史上的第一次。这里的定金和双十一的预付款一样,是消费者的预约付款。
把时间线拉长,特斯拉的客户保证金就成了特斯拉订单的蓄水池。每个提前下单的人都会把这个蓄水池灌满水,特斯拉每交付一辆车都会放水。
所以客户押金是特斯拉供需情况的先行指标。存款减少可以理解为供过于求,增加则相反。
当然,沉积的下降可以理解为输送时间缩短导致的排水加速,但同时注水速度也不尽如人意。这导致了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的不满。
一方面是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另一方面,马斯克此前的年增长预期是50%以上,对应今年至少150万的销量。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90.86万辆汽车,缺口大致为60万辆。今年Q3销量34.4万台,完成目标的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在需求方未能实现增长目标的情况下,特斯拉继续扩大生产。
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的开幕仪式上,马斯克宣布了他的宏伟理想:未来特斯拉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20%。在马斯克的理解中,产能不足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随着马斯克不断在世界各地拿地建厂,特斯拉的年产能也从21世纪初的72万辆扩大到现在的146万辆。随着未来上海工厂三期的建设;德州柏林新工厂产能攀升。到2023年,特斯拉的年产能有望达到200万辆。
综上所述,特斯拉的供给能力在不断提升,但需求增长并没有跟上。所以在变相降价未能达到最佳效果后,特斯拉在赢号上直接全线降价——。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这次降价真的能力挽狂澜吗?特斯拉的诚意真的够了吗?如果不能,特斯拉还能做什么?
相比其他汽车厂商,特斯拉显然不会学老友记,把电视冰箱等“小玩意”放在车里。毕竟违背了特斯拉自己的造车原则。
更残酷的手段是降价。就像iPhone和小米同价的时候,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根据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特斯拉的毛利率比韦小立三家公司的平均毛利高出12%。也就是说,如果特斯拉愿意接受和韦小立一样的毛利水平,今年第二季度还有12%的降价空间。
以高性能版Model Y为例。这次降价2万后,还有3.3万左右的降价空间。
还是等?
致命疑问:特斯拉,当供需矛盾没有了,你还能保持单车赚钱的能力吗?长桥海豚投资研究。
别信特斯拉的话,虎嗅
特斯拉降价,th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