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千山市黄泥镇龙潭村20多名村民主动到“共享食堂”占座,节省了10多万元。餐厅餐桌剩菜少,打包清算多;事情讲排场,比有钱人少,厚葬多,新婚多.全市开展了各项移风易俗工作,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带来可喜变化。
潜山市大力宣传弘扬文明新风,各乡镇充分发挥文明实践阵地作用,陆续成立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促进移风易俗。“最近有很多老人在老人食堂吃饭。能不能给他们讲一点吃完饭的老人保健知识?”油坝乡组织“夜谈油事暖人心”活动,翠仓村村民代表在凳子上和村干部聊天。源潭镇的“座”听你的,黄白的小板凳布道等等。并组织群众一起讲政策讲振兴讲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明乡风,促进移风易俗。
该市还通过艺术宣传绘制农村文化墙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做新文明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如大姑树《移风易俗树新风》三聚办《移风易俗新风来》快板《咱农民也要有形象》等。让新奇多彩的文化走进村民家中,渗透其中。
位于大山里的官庄镇官庄村,结合村情民意,修订了村规民约,确定婚丧嫁娶礼金不得超过200元,规定每桌“六荤六素”不得超过12菜,不得使用高档烟酒。为了让新规落地生根,村里发挥了村综治会的作用,结合“银杏课堂”宣传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自实施以来,该村已办理婚丧嫁娶7起,村民从这笔钱中解脱出来。
玉井镇柴格村的蔡是从海南嫁过来的外地媳妇,丈夫陈如青长期在外打工。多年来,她悉心照料中风卧床的公公陈,视公公如亲生父亲。公公去世,她和丈夫第一时间响应政策。葬礼在两天之内就定下来了,一切都很简单。蔡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柴格村2022年的“好媳妇”。
同时,千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倡导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孝敬老人的文明实践活动。它通过多种形式唱响了孝敬老人的新主题,如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老人义剪,讲述历史和身边的敬老故事。
扫除陈规陋习。群众自己的事,大家的事大家商量,一切依法办事。潜移默化中,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人心,新的文明风尚生根发芽,为千山市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断注入蓬勃生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