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挽救颓势,马斯克也举起了降本增效的刀。6月,特斯拉宣布裁员10%,涉及1万名员工,同时将增加时薪兼职人员。高盛分析师认为,此次裁员将为特斯拉节省每年2.25亿~1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陷入产能地狱,营收净利骤降,波及万人的大裁员,二季度特斯拉头顶的新能源车企王冠,已隐去不少光芒,黑暗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至暗背后 为了爬出产能地狱,3月和4月,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两座超级工厂相继投产。但这两座工厂目前均不能完全自产电池,得州工厂陷入新电池包提升产能困境,柏林工厂所使用的传统电池,则仰赖上海工厂和弗里蒙特工厂的运送,而港口停运导致本应缓解产能压力的新厂碌碌无为。 6月,柏林工厂周产能仅1000台,只有原定产能计划的1/10,远低于上海工厂的1.7万台。而马斯克在Q2财报会上披露,得州工厂要达到周产1000台还要在几个月后。 得州和柏林工厂不仅产能疲软,还给特斯拉带来了高昂的成本。马斯克曾对媒体表示,“柏林和奥斯汀的工厂现在都是巨大的熔炉,就像有巨大的咆哮声,这是金钱在燃烧的声音。”按照他的说法,两座工厂至少让特斯拉损失几十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成本高企,也在侵蚀着特斯拉的毛利率。 当然,宏观经济因素也令硅谷钢铁侠头痛不已。美元升值,让国际业务占比较高的特斯拉难免受到影响。 驶过二季度的黑暗崎岖,特斯拉能迎来光明坦途吗 前路晦暗 但放眼未来,特斯拉前行路上仍有诸多不利因素。 颇具科幻色彩的FSD,撑起了特斯拉的“市梦率”。但如今,FSD迟迟未能落地,装机率只有11%,特斯拉又开始对自动驾驶部门“动刀”。 7月14日,特斯拉自动驾驶负责人安德烈·卡帕斯宣布离职,核心部门痛失顶梁柱。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裁减了自动驾驶部门约200人,引起业界哗然。 此外,马斯克曾承诺的机器人,皮卡,Model 2等均未落地,屡屡跳票。 这意味着,特斯拉作为先行者的优势正在消减,越来越难以与追随者拉开身位,而竞争对手们也从未放缓对特斯拉的追赶。 上半年销量超越特斯拉的比亚迪,正在用“下饺子”式的密集出新和自下而上的打法,在中高端市场与特斯拉直面对抗。均价25万元以上的比亚迪汉6月销量与Model 3相差无几。同样走中高端路线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也已在万辆俱乐部站稳脚跟,继续驶向下一个里程碑。
供应链问题也依然是马斯克的噩梦,两座新工厂都面临着电池包生产困境,发动机组件供应挑战。马斯克表示,“要让这两家工厂实现大批量生产,要比最初建造它需要更多的努力。” 艾睿铂预计,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限制将持续到2024年,并预计今年全球汽车总销量将降至7900万台。 美国美林证券在年度“汽车大战”报告中认为,到2025年,特斯拉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70%骤降至11%,原因是特斯拉没有足够快地扩大其产品组合。传统汽车制造商和造车新势力正在扩大其产品阵容,福特和通用都计划在2025年前后,在美电动车销量超过特斯拉。 5月底,马斯克在硅谷特斯拉车主俱乐部访谈时表示,“糟糕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我们还没有摆脱困境......特斯拉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让工厂保持运转,这样我们就可以正常给员工发工资而不至于破产。” 此外,马斯克仍然对全球宏观经济感到“超级糟糕”,他认为这可能是“矿井里的金丝雀”时刻,预示着整个汽车行业的衰退。这也是他裁员10%的直接原因。 除了特斯拉头顶的阴云,马斯克本人最近同样麻烦缠身。收购推特悬而未决,即将与推特团队对簿公堂,此事引起不少投行的重视。分析师认为,如果被裁定强制性收购,马斯克也许不得不卖出更多特斯拉股票以筹资,届时又将对特斯拉股价造成打击。 增长神话破灭,铁王座松动,新能源车的中场战事才刚刚打响。执掌特斯拉方向盘的马斯克,能否冲破前路的晦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