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拖欠工资的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就工资争议进行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限应从工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仲裁申请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限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法》的规定,如果与劳动报酬回收相关的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12个月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则仲裁裁决仅对企业具有最终效力。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有关收回劳动报酬的争议金额超过当地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的12个月金额,仲裁裁决对工人和企业不具有最终效力。任何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雇主如何赔偿拖欠的工资
1.根据原劳动部颁布的《违反和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无故扣发或拖延员工工资的,除在规定时间内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工资25%的经济补偿。
2.《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逾期不支付的,由用人单位支付:被责令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未按照劳动合同或者本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
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工资;
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费;
依照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劳动关系建立后,用人单位应当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在发生相关劳动争议时,咨询专业律师可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尽快解决争议。
1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