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饮食问题,这本身就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全年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联合国驻中国粮农组织代表文康农表示,中国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方面为世界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保护中国粮食安全的途径将为世界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政府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之大”“头等大事”,坚持未雨绸缪,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生产能力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对于促进粮食生产,中国的理念是: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10年来,中国坚持“藏粮藏技”战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亿亩。 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3.5%提高到2021年的61%以上。 美国《世界谷物》杂志今年1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文章,誓言所有国家都要把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但近年来,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致力于实现这个目标。
正如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中的“不让任何人掉队”,中国在巩固自己饭碗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为保护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力量。 中国多次克服困难,雪中送炭,向最需要的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3万多吨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 中国通过授业,切实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 中国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使项目地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表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分享了自己的发展经验和适用技术,务实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