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过,蟹腿肥了。 秋天令人难忘的,不仅是美丽的秋色,还有那新鲜芬芳的螃蟹。 你可能已经品尝过来自阳澄湖的大闸蟹来自舟山的梭子蟹来自三门的梭子蟹和来自阿拉斯加的帝王蟹,温州博物馆收藏着来自不同地区的“螃蟹特产”。
螃蟹1号——秋趣
2009年,辜柳希潮州金漆木雕《秋趣》圆挂屏
原产地:广东潮州
属性:金漆木雕
生产日期: 2009年
主要成分:螃蟹竹篮
“秋趣”出自潮州木雕师傅辜柳希之手,其精湛的雕刻技艺营造出一只活灵活现的秋蟹绕笼旋转,寓意着秋天的丰收与圆满。
蟹2号——1924年马孟容墨蟹黄花图轴
1924年马孟容墨蟹黄花图轴
这个外表有两只螃蟹的文物叫笔洗。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外的文房用具,古人用毛笔后,作为水洗笔的工具。
这种“双蟹瓷笔洗”来自民国时期的宜兴窑,现位于江苏宜兴丁蜀镇。 笔洗由白泥胎经淬硬而成,胎质细密,口呈八角形,内有绿釉,外有味增釉,笔洗腹部绘有茂盛水草图案,两侧堆积两只青蟹,青蟹身上涂有黄绿釉“双蟹瓷笔洗”整体结构典雅精致,颇具风韵。
蟹4号:中生代三叠纪大闸蟹化石
中生代三叠纪蟹化石
原产地:浙江温州
属性:化石
生产日期:中生代三叠纪
主要成分:螃蟹
与前面几只螃蟹的文物相比,看起来黯淡无光的“螃蟹”,其实有自己闪耀的史诗。 中生代时期,地球环境不稳定,当时的螃蟹来不及避免自然灾害,于是被埋在地下。 沉睡了几千万年,1958年在温州乐清市蒲岐镇的陡门出土,这只螃蟹变成了化石。
要知道,螃蟹在自然中变成化石的机会极少。 只有小部分螃蟹能摆脱腐烂的命运。 在长期的环境变迁中逐渐石质化,最终变成稀有螃蟹的化石。 这是一种基本完整的蟹化石,蟹盖口腹和足特征明显,蟹腿还剩下4只,前肢不足,只剩下后肢,蟹腹被压坏。 蟹盖是灰色的,蟹腹是褐色的。
温博收藏的这些“螃蟹特产”,引起你的兴趣了吗? 欢迎广大市民来温博一一探究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