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港剧《义不容情》的人,会对结局印象深刻吧。
楚君和丁有健分手后,去肯尼亚当志愿者。 两人停止在教堂见面,如果爱情不变的话,10年后再继续前缘。
此后,楚君在肯尼亚遭遇电击,下落不明。
但有健相信楚君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一定会实现当年的诺言。
10年后,约定重逢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这一天,他穿着盛装来到教堂,从早上一直等到半夜,却等不到奇迹的出现。
据说写剧本的时候,很多编剧都想修改结局,但导演韦家辉坚持了遗憾的结局。
对此,韦家辉解释说,不想要的东西得到,不想要的东西偏偏失去,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所以,剧中的丁有健虽然没有想过发财,但靠着诚信和努力赚了不少钱。 但是,他最想拥有的亲情和爱情,成了他一生中最难的奢侈。
同样,为了追求名利财富而不择手段的丁有康,最终在失去一切后,也忏悔曾经拥有的东西有多珍贵。
正如主题曲《一生何求》所唱:
“到处寻找,但都失去了。 虽然期待已久,但得到了。 是否收到了,无法解释得失的好坏。”
人一生一世,追求仁德仁是幸运的,但事与愿违是常态。
每个人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为什么你最在意的不是那个而是这个?
现实并不总是像你希望的那样。 那只会让你陷入徒劳的循环。 越是想,越是求之不得。
不是追求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自己,是大人的必须解答。
以前“后悔一辈子”这句话多少有些轰轰烈烈的痴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法开始慢慢改变。
生命是一个整体,应该由许多部分的许多阶段组成。
在这次旅行中,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对错成败,都不能代表一切。 而且,这还不足以付出整个人生的代价来偿还。
如果你觉得有,那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戴上枷锁,在牢里划船。
世界广阔,人生无限,没有必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件事上,没有人需要把它当成生活的全部。
命运一直很公平,在这里失去,在那里得到。
只看到缺点的眼睛,就等于无形中不断强化内心的执念,让人觉得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才是活着的意义。
但实际上,懂得舍弃和放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获得。
握不住的东西太多了,要学会与生活和解。
告别悲伤,摆脱困境,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我喜欢这样的话:
“一生虽短,却是朝暮和春秋。 一生都在追求,但是平安和自由。 来到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心情,什么都不属于你。”
心里没有篱笆是最舒服的,求之不得也就坦然了。
愿你事不顺时,能随缘。
愿今后的余生,得到的一切都被珍惜,失去的一切都被释放。
发表评论